燃氣罐是一種用于儲存和輸送液化石油氣(LPG)的壓力容器,廣泛應用于家庭、商業和工業場所。常見的燃氣罐材質多為鋼制,具有較高的抗壓能力和耐腐蝕性能。根據用途和容量的不同,燃氣罐可以分為家用小型鋼瓶、商用中型鋼瓶以及工業用大型儲罐。同類型設備包括家用液化氣鋼瓶(如5公斤、15公斤鋼瓶),商用液化氣罐(如50公斤鋼瓶),以及工業用大容量液化氣儲罐(如500公斤以上的大型儲罐)。這些設備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必須符合嚴格的國家標準,以確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案例介紹
本案例涉及燃氣罐產品質量的司法鑒定,案件背景為一起因燃氣罐引發的火災事故。申請人(即燃氣罐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了火災事故,導致人員燒傷,并因此起訴燃氣罐生產商及液化氣站,認為燃氣罐及其中液化氣存在質量問題是引發火災的原因。
爭議的雙方分別是申請人(燃氣罐用戶)和被申請人(燃氣罐生產商和液化氣站)。案件的爭議焦點在于燃氣罐及其灌裝的液化氣是否存在質量問題,以及火災事故的具體原因和責任歸屬。該案件的鑒定結果對判定事故責任具有重要意義,鑒定工作面臨較大的技術挑戰,需要通過科學的手段對燃氣罐和液化氣的質量進行全面評估。

鑒定目的
法院委托本機構對案涉燃氣罐(鋼瓶編號002793,標有“某某燃氣”標識)進行質量鑒定,具體要求包括:
確定案涉燃氣罐是否存在質量問題。
分析燃氣罐灌裝的液化氣質量是否合格。
調查火災事故的具體原因和責任歸屬。
提供鑒定意見以供法院判決參考。
鑒定過程
01 前期準備
接到法院委托后,我們組建了由多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鑒定專家組,對案件相關資料進行了詳細審查。資料包括《司法鑒定委托書》、《民事起訴狀》、《調查筆錄單》、《查驗記錄單》和《樣品清單》等。
02 現場勘驗
第一次現場勘驗,鑒定專家組、申請人、被申請人及法院代表共同到達鑒定現場。專家組首先聽取了爭議雙方的陳述,形成《調查筆錄單》,并進行了現場查驗和拍照記錄。
第二次現場勘驗,專家組再次到達被申請人公司,對案涉燃氣罐及相關設施進行詳細檢查,記錄燃氣罐的存放環境、設備連接情況、灶具及調壓閥的狀態。
03 樣品取樣
現場勘驗結束后,專家組對案涉燃氣罐及其中的液化氣進行了取樣。液化氣樣品由新燃氣罐抽真空后,將案涉燃氣罐內的液化氣導入新罐,并對燃氣罐閥門進行拆卸取樣。樣品經封樣后送往實驗室進行檢測。

鑒定方法
01 現場調查與記錄
現場調查包括對燃氣罐的存放環境、設備連接狀態、灶具及調壓閥的使用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和拍照。重點檢查燃氣罐的密封性、灶具的燃燒狀態和火災痕跡。
02 實驗室檢測
實驗室檢測包括對燃氣罐及其閥門的外觀檢查和功能測試,以及對液化氣樣品的成分分析。檢測項目包括:
03 數據對比分析
將檢測結果與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進行對比分析,評估燃氣罐和液化氣的質量是否合格。結合現場勘驗記錄,分析火災事故的發生原因。

鑒定意見
漏氣測試
未發現案涉燃氣罐存在引發本案起火事件的質量問題;
未發現案涉燃氣罐內裝的液化氣存在引發本案起火事件的質量異常問題;
推定本案火災事故的原因為多個偶然因素的巧合,包含:
1)橡膠燃氣管從灶具接管上已脫落;
2)在關閉鋼瓶閥門前未關閉工作中的灶具;
3)獨特的灶間上隔層設計。
案例影響
該原因鑒定案例為類似案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強調了燃氣罐及其附件的定期檢測和正確使用的重要性。鑒定結論在法院判決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有助明確責任歸屬,保障司法公正。該案例還警示家庭用戶和相關企業加強燃氣安全意識,遵循標準操作規程,防范類似事故的發生。

擴展知識
燃氣罐的鑒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物理檢測:檢測燃氣罐的外觀、尺寸、重量、壓力容器強度等,確保其符合設計標準。
密封性測試:通過肥皂水檢測和充氣槍試驗,檢查燃氣罐閥門及其連接部位的密封性,防止泄漏。
成分分析:采用氣相色譜法分析液化氣成分,確保其符合國家標準。
現場勘驗:記錄燃氣罐使用和存放環境,對現場火災痕跡進行分析,判斷火災成因。
通過上述專業技術手段和科學嚴謹的鑒定過程,確保鑒定結論的準確性和權威性,為司法裁決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